快3如何判断大小单双回本-湖北老农借给红军400大洋,2015年孙子拿着借条讨要,结果如何?
你的位置:快3如何判断大小单双回本 > 产品展示 > 湖北老农借给红军400大洋,2015年孙子拿着借条讨要,结果如何?
湖北老农借给红军400大洋,2015年孙子拿着借条讨要,结果如何?
发布日期:2024-12-21 11:03     点击次数:189

中国人民解放军从建立之初,就超级看重革命纪律,每个人都要严格遵守。这就是咱们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军队和旧军队的最大不同,也是为啥能取得革命胜利的一个重要原因。伟大领袖毛主席很早就明白,人民军队得跟老百姓搞好关系,所以总是强调军队要遵守这些要求。

1927年9月,毛主席带领大家搞完秋收起义后,就带着部队往井冈山走。路上看到老百姓正在收红薯,有些战士嘴馋,就直接挖了红薯吃。虽然看起来没啥大事,但毛主席觉得这样不好,这样会让老百姓吃亏的。

记得那年10月24日,毛主席带着部队在江西茨坪镇的荆竹山下休息整顿。他站在一块叫“雷打石”的石头上,给部队讲了话,还说了三条很重要的规矩:“首先,行动得听指挥;其次,不能拿老百姓的一个红薯;最后,打土豪得来的东西都要上交。”

这就是人民军队最早的“三大纪律”。1928年1月4日,工农革命军攻下遂川县城后,他们派出宣传队深入群众宣传,还带队帮助贫困农民打击土豪恶霸。

这段时间,又发生了一些问题。有些战士把商人的货、小贩的东西都拿走了,连药店的秤砣都不放过。这搞得老百姓很不满。有些地方的人一听说工农革命军来了,都吓得跑到山里去了。毛主席进城后,他到处找老百姓聊天,发现还是有不少伤害到老百姓利益的事情。

展开剩余89%

毛主席想要更好地整顿部队的纪律和作风。就在1月25日那天,他在遂川县的李家坪,给部队提了个“六项注意”的新要求。

好的,以下是我以简洁、口语化风格重新表达的原文段落:1. 拜访别人记得敲门板哦。2. 铺草要捆好,别散一地。3. 说话嘛,和气点大家都开心。4. 做买卖得公平,别坑人。5. 借东西记得还,别让人家等。6. 东西弄坏了,得赔给人家。

毛主席用个顺口溜来给大家解释:他说,如果弄坏了老百姓的东西,那就得赔。虽然新缸不如旧缸那么光亮,但赔了总是好的。经过这两次讲话,“三大纪律六项注意”就成了咱们部队的规矩,大家都得遵守。

我们了解到中央红军在长征过程中经历了无数次的生死考验,部队减员极多,急需沿途人民群众的支持与援助。即便在如此困境之下,他们也坚守着“借东西要还”的原则。有一个具体的事例能够很好地证明这一点:1935年初,蒋介石给刘湘、潘文华发送了一封密电。

红军在川南活动期间,对老百姓非常友好,没有一点儿打扰。有时候,他们饿了会挖地里的萝卜吃,但每次都会放一个铜元在土里。在叙永,他们抓到了四个团总,但只杀了其中一个贪污的,其他的都放了。他们这么做是想让老百姓知道他们的诚意。所以,我希望你们严格管理军队和团队,一定要爱护老百姓,别被坏人利用了。

与红军那种为民服务的风格大不一样,国民党军呀,在追赶红军时老是欺负老百姓,抢劫不断。随着战斗进行,“三大纪律六项注意”被一步步改进和完善,到了解放战争快胜利的时候,已经变成了“三大纪律八项注意”。

1947年10月10日,为了应对当时的形势,毛主席亲自写了个命令,叫做《中国人民解放军总部关于重新颁布三大纪律八项注意的训令》,也常被人们叫作“双十训令”。这个命令给咱们人民军队规定了严明的纪律。

三大纪律是这样的:首先,大家都得听指挥;其次,不能动群众一根毛;最后,缴获的东西得交公。八项注意包括:说话客气点,买卖要公平;借了东西得还,东西坏了得赔;不能打人骂人,别碰庄稼地;对女性要尊重,对待俘虏得友好。

从此以后,“三大纪律八项注意”被正式确立为人民解放军的必须遵守的规矩,它让全军有了统一的纪律。这对咱们军队的建设,尤其是思想作风的塑造,实在是太重要了。在革命那会儿,人民军队里的大部分人,可都是穷苦出身的老百姓啊。

红军那时候啊,很多人参加红军,其实主要是为了能有口饭吃。所以,红军队伍要是遇到啥大困难,向别人借点钱、借点东西是很常见的。不过啊,因为各种原因,红军到处打仗,有时候就不能及时还钱还物了。

2015年1月,湖北孝昌县金盆村有个大新闻,杨明荣老伯翻出一张85年前的借条,想请政府帮忙还钱。那年他76岁,这张借条是他爷爷杨长银在1930年借给红军的凭证。

这借条年头长了,都发黄了,大概长12厘米、宽4厘米。照片里看,借条边角有点破损。虽然字儿不太清晰,但关键信息还能看明白,写着他们红军为了扩大武装和经济,向杨长银先生借了四百大洋。借条最后写着是“红军第一军第一师第七大队孝感县特务营第一分队”借的。

哦对了,借条上除了字迹,还有队长涂杏的印章呢。那时候的400块大洋,可是个大数目,简直就像现在的百万富翁!这钱背后是不是藏着什么动人的故事呢?放到现在,这400大洋又值多少钱呢?当红军的借条被媒体曝光后,相关部门马上开始调查,结果证实这借条是真的。

来,先聊聊红一军。在红军历史上,有两支都被称为红一军。一支是1930年3月在鄂豫皖那边组建起来的,另一支则是1935年由红一方面军第一军团变来的。不过啊,咱今天要讲的故事,可是跟鄂豫皖那块地方的红一军紧密相关的哦。

1930年初,在共产党的带领下,大别山一带的鄂豫皖边界的革命力量火速成长,组建了红军十一军的三十一、三十二和三十三师。还在这地方创建了三个革命根据地,分别是鄂豫边、豫东南和皖西。

随着革命在这地方越来越火,统一领导和管理根据地变得很重要。为了壮大革命队伍,鄂豫皖三省的党组织都希望能在这三省的边界上,建一个统一领导的革命根据地。这样,整个大别山区的工农武装割据就能更好地实现啦。

当时,中共中央一看这状况,马上行动,给湖北省委连发了好几封指示信,差不多一个月里发了四封。到了1930年3月20日,中共鄂豫皖边特别委员会和常务委员会正式成立了。这一下,鄂豫边、豫东南和皖西这三个革命根据地就有了统一的领导。

4月10号那天,郭述申书记一到湖北黄安县(就是现在的红安县),就马上召集了鄂豫皖边特委和红军的领导们开会。他传达了中共中央关于组建红一军和军事工作的新指示,并且宣布了红一军前敌委员会的成立。

会议一结束,红一军军部就迅速组建好了。许继慎当军长,曹大骏是政委,徐向前是副军长,熊受暄则是政治部主任。那时候,红一军兵力有2100多人,下面分成三个师和一个独立旅。

按照整体部署,驻扎在黄安县紫云区箭场河的红三十一师率先进行了整编,成为了红一军第一师,徐向前亲自挂帅担任师长。这个师有5个大队,总人数差不多800人。尽管部队已经改编了,但面临的挑战依旧严峻,得时刻防备敌人的“围追堵截”。

打仗时,敌人把路都给封了,红军连饭都吃不上。那时候江西有首歌,就是唱红军吃饭的难处,“红米饭,南瓜汤,简单但好吃,每餐都吃得光光。”红军里,大家都一样,不管你是长官还是小兵,吃的都一样,都是红米饭、南瓜这些普通的东西。

每次大战完,红军得赶紧走,吃饭都顾不上,所以得找老百姓借点钱和东西。时间长了,大家也看出来了,红军跟别人不一样,他们纪律严明,借了东西一定会还,还都打个借条呢。

当时,红军向杨明荣老人借了钱。1930年,杨长银老家的大悟山附近,革命活动特别多,还是红军第一军第一师第七大队孝感县特务营第一分队的一个秘密联络点。

红军宣传队扮成村民,多次去杨长银的老家宣传,不仅帮忙收割庄稼、修房子,还跟大家关系特别好,大家都信任他们。那时候,中共中央给鄂豫皖边红军定了任务:赶紧发动武汉周边地区起义,配合全国的暴动,目标就是切断平汉路、逼近武汉。

六月中旬那天,徐向前带着红一师,急行军到杨家寨火车站。孝感县的特务营第一分队也加入了行动,他们一鼓作气,成功打掉了守在那儿的郭汝栋部两个连,还缴获了上百支步枪,俘虏了敌人几十名。

打完第一仗,咱们部队回了夏店休息。敌人不肯罢休,派了两个团来平汉路东边捣乱。6月26日那天,敌人的第一团从广水那边跑到了阳平口南边的郑家店,第二团则从花园跑到了小河。

机会来了,红一师主力聪明地藏在阳平口澴河两边的望府楼、古寨等山坡上,就像给敌人设了个口袋阵。为了让敌人上当,红一师还派出特务大队去挑衅敌人,真的把敌人给引进来了。

敌人掉进了红军的口袋阵,两边山坡上的红军马上动手,敌人乱成一锅粥,跑都跑不掉。这就是阳平口伏击战,打了大概4小时,灭了敌人1200多人,还缴获了1000多支枪。这可是鄂豫皖红军第一次这么牛,干掉了敌人一个整团!

阳平口那次伏击战后,红一师可是壮大了不少,连扩编了两次,人数都冲到了3000多人。有个老资料,1992年的《孝感县志》里写着:1930年6月,阳平口打完仗,鄂豫皖的红一军一师就进行了扩编和整训,队伍一下子从1200人涨到了1500人。

军队扩张得花钱,上级就派了第一师第七大队孝感县特务营第一分队去筹钱。这可是个棘手的任务。队长涂杏很懂这地方,所以有天傍晚,他就带着几个战士去了杨长银家。

涂杏跟杨长银说了来意,杨长银立马就懂了。他以前就见过红军帮老百姓出头,现在他也愿意帮忙。他二话不说,拿出家里存的300块大洋,还叫上21岁的儿子杨文顺,让他去亲戚那儿再借100块大洋来。

涂杏从杨长银那儿接过400块大洋时,激动得眼泪哗哗的,他当场就写了借条。这张借条在杨家放了85年,后来才告诉大家。为啥涂杏没还这钱,咱也不清楚,可能是长征的时候没法还,或者是他部队遇到了敌人的围攻。

杨长银借了钱给红军后,他其实没急着要他们还。他只是小心地把借条收好,临终前交给了儿子杨文顺。杨长银相信自己的眼光,他觉得红军是那种说到做到的人。杨明荣后来也这么说。

我爸临终前还一直想着这事儿,跟我讲了这张欠条背后的故事。那时候红军日子不好过,啥都缺,吃的穿的打仗的钱都紧张得很。那借条是毛笔写的,挺正式的。红军拿到钱后,就在借条中间写上借钱人的名字和借了多少。

那杨明荣现在到底能拿到多少钱呢?

咱们得先来聊聊大洋的事儿。1912年4月,袁世凯当上大总统那会儿,市面上流通的钱可乱了,有清朝留下来的,还有外国的。袁世凯政府觉得这样不行,得有个统一的货币。于是,他们就造了那种“袁世凯像背嘉禾银币”,大家都叫它“袁大头”。

“袁大头”这货币啊,据说前后铸造了7.5亿枚,直到新中国成立后,有些地方还在用呢。因为各地情况不同,大洋的购买力也不一样。当地政府就请专家估摸了一下,说1930年湖北地区的一块大洋,搁在2015年,大概能买100块人民币的东西。

真是太好了,政府终于把那张借条收回来了,还给了人家4万块钱。这张借条啊,可是经历了85年的风风雨雨,现在终于有了一个挺好的结局。

发布于:天津市

  • 上一篇:没有了
  • 下一篇:没有了
  • 相关资讯